為貫徹落實《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加大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力度,維護生物多樣性,改善生態環境,助力漁民增收和漁業經濟健康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2019年5月31日,全國示范性的大型增殖放流活動——“湖南永順縣酉水河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在萬眾期待中展開,各級領導、專家、學者和民間團體們齊聚在酉水河芙蓉鎮碼頭,共同見證“水生生物資源養護”歷史上的重要時刻。
此次增殖放流活動受到了各級部門的高度重視,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副站長劉忠松,農業農村漁業漁政管理局資源環保處處長栗倩云,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處處長王元寶,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所長伍遠安,永順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李家健等蒞臨現場。來自上海的技術支持方: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所長莊平和漁雅,也特邀共同出席。
為提高此次增殖放流魚苗的成活率,特意改變了傳統增殖放流的固有形式,開展放流苗種野化馴養。專家提前在放流的酉水河邊設置好網箱,在今日早上5點多,將放流的魚苗轉移進去,野化馴養水生生物苗種。
此次活動開展放流苗種的標記放流,在漁雅的精心設計下,對放流苗種進行熒光色素標記法、金屬線碼標記(CWT)法、被動整合雷達(PIT)法、內錨標記法等四種方法的標記。
3CM以上規格四大家魚魚苗魚種250萬尾,四大家魚魚苗魚種200萬尾,部分被注入漁雅標記。然后再由現場領導與部分參與群眾代表、學生代表共同通過魚槽和網箱進行放苗。他們小心翼翼地把一尾尾魚苗放流到酉水河中,讓魚兒們回歸自然河道的生活。
永順縣縣公證處全程參與了此次活動,并對增殖放流情況進行了公證。
增殖放流可有效增加天然水生生物資源量,提高水域生產力、改善生物群落結構、修復水域生態環境。“湖南永順縣酉水河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動員社會各界共同參與,進一步喚醒大眾保護漁業資源及生態環境的意識,實現湘西漁業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