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159年前,英國文學家狄更斯在《雙城記》中,曾這樣描述工業革命發生后時代的變化。世界潮流滾滾,時代超越了歷史,書寫出一篇篇全新的藍圖。
2019年,春天如約而至,農業農村部等10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指示要科學化布局、轉變傳統的養殖方式、改善養殖環境、拓寬發展空間、加強政策支持等。促進漁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必須要不斷加大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近海立體生態養殖等先進技術示范的推廣力度。
趁著這樣的春風,由漁雅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州師范學院共同創建的“工業化淡水水產養殖研發中心”蓬勃而來。研發中心坐落于湖州市吳興區東部新城核心區——總部自由港H棟10層,緊鄰吳興區行政中心,周邊科技企業集聚,商務配套完善,并緊臨西山漾公園,擁有得天獨厚的環境,與研發、商業辦公完美結合。
“工業化淡水水產養殖研發中心”占地面積約1200平方米,擁有500平方米的循環水養殖設施,50平方米理化實驗室及100多平方米的培訓室,形成層次清晰、功能完善、融合互動的功能布局。
研發中心以湖州師范學院新興特色水產學科為依托,積極開展以現代智能漁業設施工程裝備研制、工業化循環水養殖技術工程裝備研發、智能漁業物聯網系統研發及水域環境生態工程化修復技術等方面的工作。探索新型的工廠養殖數字化集約化系統、開發水質監控、視頻監控等監測設備;開發物聯網應用系統平臺、智能自動化控制與報警系統、無線感知與傳輸技術等。
研發中心的養殖設備采用了工業化科技手段,可控制魚池的水溫、溶解氧、投飼量及投飼次數等,并在特定時期對魚苗進行疫苗防控,避免在養殖過程中出現病害;并利用物理過濾、生物過濾、去除CO2、消毒、調溫等處理將凈化后的水體重新輸入養殖區域,實現一個可控的、理想的實驗生態環境。
可為合作單位提供研發中心場地、相關技術支撐及相關科研平臺,使用單位可根據具體實驗要求進行設備選配,來進行營養學、飼料學、病害學、行為學、養殖學等科學研究。
通過加強自身建設,研發中心正在逐步探索出一條政-產-學-研-用-資-介-媒新模式,致力于打造水產科研新平臺、農業經濟新載體。
在未來,“工業化淡水水產養殖研發中心”將持續助力工業化水產養殖與裝備產業快速發展,促進中國水產業的變革與創新,推動中國特色漁業走出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化發展道路。